1. 華鎣山旅游路線
這里是華鎣山山脈尾段。
以北碚為起點的話路線是這樣。
北碚過嘉陵江大橋走儀北路(廣安方向)32公里。
途經(jīng)磨心坡-代家溝-大田坎-楊柳壩--三匯。
這一線都是靠華鎣山山脈向北上。
以合川為起點的話是;合川走合肖路到雙龍湖分右到小沔過渠江輪渡到三匯,全程45公里。
路線2合川走川東路左轉(zhuǎn)鹽三路到三匯。
全程52公里。
這條線路不用過渡。
以華鎣為起點直接走到北碚的儀北路過高興,溪口就到三匯。
全程45公里。
我這里是華鎣山最高峰的正下面。
上山的路線有數(shù)十條。
人行,放羊的山到就不計其數(shù)
2. 華鎣山旅游路線怎么走
華鎣山寶鼎。沿途風景極好。上山路線
1、北面上山——路途較陡
一、(華瑩市)溪口鎮(zhèn)、東林寺、聽秋亭、土地廟、青龍嘴、木石居、女媧廟、寶鼎日出
伏虎寺、報恩寺、黃龍寺、白云庵、玉壁巖、歡喜坪至寶鼎;
二、(華瑩市)溪口鎮(zhèn)、聽秋亭、三百梯、崇福寺、經(jīng)樓堂、金粟山房、小獅子林、白云庵至寶鼎,從東麓登寶鼎也有兩條路。
三、(合川區(qū))三匯鎮(zhèn)、康家山、垮巖、寶鼎;
3. 到華鎣山旅游區(qū)路線
先到鄧小平故居,車停游客中心,吃飯去牌坊新村的農(nóng)家樂。然后駕車到廣安八一鎮(zhèn)的金花山,氣勢磅礴,風景如畫。
再駕車到華鎣山景區(qū),這里樹木翠郁蔥蔥,氣溫比山下低十幾度,非常涼爽宜人,有華鎣山熊貓生態(tài)旅游景區(qū),有高山巖溶湖泊天池湖,值得一游。
4. 華鎣到華鎣山旅游區(qū)路線
紀念館不要門票。華鎣山旅游區(qū)內(nèi),購買景區(qū)門票可以并免費參觀華鎣山游擊隊紀念館。
華鎣山游擊隊紀念館位于四川省華鎣市華鎣山景區(qū)內(nèi),分為廣安代寺、觀閣和伏龍武裝起義等5次主要戰(zhàn)況及戰(zhàn)斗遺跡略圖、華鎣山武裝斗爭史、為《新華日報》提供印刷用紙中興造紙遺址、英雄人物介紹等9個部分。
5. 華鎣山旅游路線地圖
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在大西北的新疆,位于新疆南部。塔里木盆地介于北邊的天山,南邊的昆侖山、東邊的阿爾金山之間。塔里木盆地有多大?約有56萬平方公里,東、西長約1400公里,南、北最寬約550公里。這是什么概念呢?能把面積約46萬平方公里的黑龍江省和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的江蘇省填進去。
塔里木盆地還有兩項我國之最。塔里木盆地擁有我國最長的內(nèi)流河——全長2300多公里的塔里木河。所謂內(nèi)流河,就是指這條河流并沒有最終匯入海洋。塔里木盆地的另一個我國之最是擁有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——塔克拉瑪干沙漠,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,號稱死亡之海,進得去出不來。
你會說擁有塔克拉瑪沙漠的塔里木盆地還算是盆地嗎?當然算了,只要是高地包圍的低地都算是盆地。塔里木盆地的海拔在800米至1300米之間,看似不低,但要知道,天山海拔平均約4000米,昆侖山海拔平均5500米至6000米,阿爾金山平均海拔也在3000米至4000米之間。
我國第二大盆地也在新疆,就是位于新疆北部的準噶爾盆地。準噶爾盆地像一個三角形,夾在雄偉的天山與阿爾泰山之間,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,比面積約39萬平方公里的云南省略小一些。準噶爾盆地雖然與塔里木盆地都位于新疆,但準噶爾盆地的西北山脈有很多缺口,西北風可以順著這些缺口吹進盆地,所以準噶爾盆地的冬天非常寒冷。
熟讀歷史的你一定對準噶爾這個名字不陌生。清朝初年,準噶爾汗國是清朝的心腹大患,給清朝制造了巨大的麻煩。準噶爾汗國最有名的人物,應該就是噶爾丹了。噶爾丹和清朝的康熙帝打來打去,康熙帝在1697年第三次討伐噶爾丹時大獲全勝。準噶爾汗國的殘余勢力在1760年被乾隆帝發(fā)兵徹底消滅。準噶爾盆地是準噶爾汗國的重要組成部分,堪稱是腹地。準噶爾汗國消失在歷史長河中,但準噶爾盆地的地名卻保留了下來。
我國第三大盆地就非常出名了,就是四川盆地,號稱天府之國。東漢末年,諸葛亮在初出茅廬時就給一無所有的劉備畫了一張大餅,“益州(四川盆地)險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,民殷國富,將軍豈有意乎?”諸葛亮并沒有吹牛,四川盆地確實稱得上“險塞”和“沃野千里”。
四川盆地位于我國的西南部,周邊被高原或高山包圍,按順時針方向是青藏高原、米倉山、大巴山、華鎣山、云貴高原等。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出來,四川盆地周邊是黃色,代表著海拔高的地區(qū),四川盆地卻是一片巨大的綠色。
塔里木盆地、準噶爾盆地、柴達木盆地屬于內(nèi)流盆地,也就是不在某條流入大海的河流流域面積內(nèi)。四川盆地則例外,四川盆地的南部有萬里長江奔騰而去,長江在四川盆地有很多大河支流,比如有岷江、沱江、嘉陵江等。這些大河的水量非常巨大,滋潤著四川盆地內(nèi)的土地,讓四川盆地就像一個聚寶盆,給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帶來了豐收。
四川盆地面積約26萬平方公里,包括四川省青藏高原以東的大部分地區(qū),以及重慶市的西部平原地帶。
我國第四大盆地還在大西北,但不在新疆,而在新疆東南的青海省。青海省介于甘肅省、四川省、西藏、新疆之間,面積約72萬平方公里。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,地勢較高,不過青海省西北部有一片區(qū)域海拔較低,這就是著名的柴達木盆地。
柴達木盆地南北較窄,約有300公里,東西較長,約有800公里,面積25萬多平方公里。柴達木盆地周邊為高山環(huán)繞,按順時針方向是阿爾金山、柴達木山、祁連山、鄂拉山、布爾汗布達山、昆侖山、祁漫塔格山。柴達木盆地的鹽湖非常多,大名鼎鼎的茶卡鹽湖就于柴達木盆地的東北部,還有察爾汗鹽湖等湖。青海省地勢較高,人口不多,大城市主要有省會西寧市,德令哈市和格爾木市,后兩座城市都位于柴達木盆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