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春節(jié)張掖旅游景點大全
三十的那天下午先要給先人燒紙,滿大街都是,很壯觀。
完了回家看春晚,以前在院子里死里放炮,還要燒松枝子。
完了喝酒打麻將。
總之,各家和各家有不同的過法。
2. 張掖市旅游景點大全
1、張掖平山湖大峽谷距離張掖市區(qū)約60公里,是迄今為止中國離城市最近的集自然奇觀、峽谷探險、地質(zhì)科考、民族風(fēng)情、自駕越野等于一體的復(fù)合性旅游景區(qū),是張掖地貌景觀大觀園中最美的景觀之一!被《中國地理雜志》及中外知名地質(zhì)專家和游客譽為“比肩張家界”“媲美克羅拉多大峽谷”“絲綢之路新發(fā)現(xiàn)”!億萬年風(fēng)雨滄桑,大自然神奇造化。
2、祁連山里的石窟寺——馬蹄寺
馬蹄寺位于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(nèi)(裕固族為甘肅張掖所特有少數(shù)民族);北距張掖市市區(qū)65公里,是集石窟藝術(shù)、祁連山風(fēng)光和裕固族風(fēng)情于一體的旅游區(qū)。石窟由勝果寺、普光寺、千佛洞、金塔寺、上、中、下觀音洞七處組成,共有70余處窟龕,始建于北涼。馬蹄寺因傳說中的天馬在此飲水落有馬蹄印而得名。傳說中的馬蹄印跡現(xiàn)存于普光寺馬蹄殿內(nèi),成為鎮(zhèn)寺之寶。
3、河西“大黃山”——焉支山森林公園。中國甘肅名山,又稱胭脂山、燕支山、刪丹山、大黃山、青松山、瑞獸山,現(xiàn)代地理常標注為大黃山。坐落在河西走廊峰腰地帶的甘涼交界處,位于山丹縣、永昌縣交界。東西長約三十四公里,南北寬約二十公里。屬祁連山支脈,焉支山中水草豐美,自古為天然優(yōu)良牧場。是主要水源涵養(yǎng)林地。山區(qū)林場建有焉支山森林公園。
3. 張掖市旅游攻略必去景點
1. 黑水國 遺址
黑水國遺址位于張掖市甘州區(qū)明永鄉(xiāng)下崖村312國道南北兩側(cè)。因傍依黑水,故名 黑水國 。雖然已經(jīng)斑駁頹廢的如此經(jīng)典,雖然歲月的黃沙早已掩蔽她的容顏,雖然歷史的塵埃剝奪了她的繁榮,沿著經(jīng)流不息的記憶,依然能看到季節(jié)在里面居住,河流在腳下蠕動,依然能感受到綠樹掩映的田園深處的疲憊和幸福,依然能體味到遠古的風(fēng)向遠方問候廣闊的世界,依然能聽到悠遠的牧歌和征戰(zhàn)的號角從歷史深處抵達內(nèi)心。
2.七彩丹霞風(fēng)景區(qū)
湖畔的白楊、紅柳、冷杉等樹木呈現(xiàn)出金黃、橙紅、黛綠等暖暖的顏色,獨特的丹霞地貌和這些色彩混在一起,光彩奪目。
該丹霞地貌群以其面積大、集中,層理交錯、巖壁陡峭、氣勢磅礴、造型奇特、色彩斑斕而稱奇,有紅色、黃色、白色、綠藍色,色調(diào)有順山勢起伏的波浪狀,也有從山頂斜插山根的,猶如斜鋪的彩布,在陽光的照射下,像披上了一層紅色的輕紗,熠熠泛光,色彩異常艷麗,讓人驚嘆不已
3.馬蹄寺
馬蹄寺位于甘肅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境內(nèi)是集石窟藝術(shù)、祁連山風(fēng)光和裕固族風(fēng)情于一體的旅游區(qū)。 石窟由勝果寺、普光寺、 千佛洞 、金塔寺、上、中、下觀音洞七處組成,共有70余處窟龕,始建于北涼。馬蹄寺因傳說中的天馬在此飲水落有馬蹄印而得名。傳說中的馬蹄印跡現(xiàn)存于普光寺馬蹄殿內(nèi),成為鎮(zhèn)寺之寶。
4. 張掖市景點大全
金塔沙漠胡楊林,位于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城以西的潮湖林場,為三北防護林體系的一部分,那里有著人造胡楊林。。
莫高窟,俗稱千佛洞,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。
麥積山風(fēng)景名勝區(qū)位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(qū)內(nèi)。
嘉峪關(guān),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,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(qū),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嘉峪關(guān)位于甘肅省嘉峪關(guān)市西南6公里處,城關(guān)兩側(cè)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。
鳴沙山月牙泉風(fēng)景名勝區(qū),主要景點有月牙泉、鳴沙山。
敦煌雅丹國家地質(zhì)公園,俗稱敦煌雅丹魔鬼城,是敦煌西線旅游大景區(qū)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
七彩丹霞地貌群位于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鎮(zhèn)。
崆峒山風(fēng)景區(qū)位于甘肅省平?jīng)鍪谐俏?2公里處。黃河石林景區(qū)位于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,與中泉鄉(xiāng)龍灣村毗鄰,規(guī)模宏大,占地約10平方公里。
甘肅省迭部縣益哇鄉(xiāng) “扎尕那”是藏語,意為“石匣子”。
5. 張掖春節(jié)旅游攻略
每年六個免費開放日分別是:春節(jié)(農(nóng)歷正月初一)、元霄節(jié)(農(nóng)歷正月十五)、婦女節(jié)(3月8日)、“國際博物館日”(5月18日)、“文化遺產(chǎn)日”(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)和丹霞景區(qū)百萬游客紀念日(10月20日)。網(wǎng)上可以直接搜索到。
6. 張掖主要旅游景點
我的回答是:張掖有很多好玩的地方,非常值得去旅游觀光。張掖富集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風(fēng)光,如果你喜歡自然美景,喜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類的巧奪天工,喜歡峽谷幽深,喜歡山勢起伏,喜歡大自然的超能力,就去張掖。
張掖的七彩丹霞、冰溝丹霞是游客去最多的地方,其實我最喜歡平山湖大峽谷。
張掖最佳的旅游時間是每年的6月至9月,九月天氣晴朗,景色美麗,非常有利于拍照。
張掖平湖大峽谷,峽谷幽深、山勢險峻,游人下到峽谷底部,有兩條路上來,一條坡路較緩,但路途稍遠一點,還有一條路是懸崖峭壁,狹窄的地方人都得側(cè)過身體才能過去,險峻的地方還得徒手攀登,更為危險的是直梯90度,高為200米左右的鐵梯。仰望鐵梯望而生畏,我暗暗的告訴自己,你一定行,一定可以爬過去的。
我們一群人一路互相打氣,相互扶持,克服重重困難,終于全部走到了山頂。 旅游讓我得到了改變,提升了自信心,也挑戰(zhàn)了自我,也改變了自己。
我挑戰(zhàn)了自己,我驕傲我開心!我居然爬過陡坡、走過隙縫,登上200米左右立陡的直梯,完成了一次對自己的挑戰(zhàn),這次成功登頂要感謝我的團友,沒有他們的幫助、鼓勵,我還會走緩坡,走容易走的路。謝謝你們!
以上就是我的回答,你的那?我是圓月,我退休了,我喜歡旅行。關(guān)注我,我們一起分享旅行中的點點滴滴。謝謝!
7. 張掖旅游景點大全圖片欣賞
張掖丹霞國家地質(zhì)公園特別值得一去游玩。
張掖丹霞國家地質(zhì)公園介紹:張掖丹霞地處祁連山北麓,臨澤、肅南縣境內(nèi),分布面積約510平方公里,省級地質(zhì)公園、省級風(fēng)景名勝區(qū),東距張掖市區(qū)30公里,北距臨澤縣城20公里。是國內(nèi)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復(fù)合區(qū)。2005年11月在中國地理雜志社與全國34家大型媒體聯(lián)合舉辦的“中國最美的地方”評選活動中,被評選為“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”之一;2009年被極具權(quán)威和導(dǎo)向性的《中國國家地理》雜志《圖說天下》編委會評為“奇險靈秀美如畫中國最美的6處奇異地貌”之一,2011年又被美國《國家地理》雜志評為“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”
個人關(guān)于欣賞丹霞的小建議:最佳欣賞天氣:雨后放晴>晴天>陰雨天(雨后放晴能讓丹霞色彩更濃烈)最佳欣賞時間:下午(日光斜照讓丹霞更有層次感)最佳日落欣賞點:1號5號觀景臺(4號和5號看到的都是刀山火海,但4號能看到全貌;而5號則距離更近,全景和特寫的區(qū)別。)最佳日出欣賞點:4號5號。最高點欣賞點:2號觀景臺,爬上去要20分鐘,能看到全景。最火紅丹霞:3號,3號看到的那座山丘主色調(diào)是紅橙黃,必須是傍晚的斜陽照射下最漂亮?。ㄈ羯衔缛ケ彻?,色彩差很多!)從2號觀景臺下來后,有另一條棧道可以直接通往3號觀景點,一路都可以看著這抹火紅!麻子面館:從5號觀光點可自行步行前往。來回+拍照大約15-20分鐘。
8. 張掖游玩景點
1.張掖丹霞國家地質(zhì)公園
張掖丹霞地處祁連山北麓,臨澤、肅南縣境內(nèi),分布面積約510平方公里,省級地質(zhì)公園、省級風(fēng)景名勝區(qū),東距張掖市區(qū)30公里,北距臨澤縣城20公里。
張掖丹霞地貌是國內(nèi)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Q景觀復(fù)合區(qū)。2005年11月在中國地理雜志社與全國34家大型媒體聯(lián)合舉辦的"中國最美的地方"評選活動中,被評選為"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"之一;2009年被極具權(quán)威和導(dǎo)向性的《中國國家地理》雜志《圖說天下》編委會評為"奇險靈秀美如畫中國最美的6處奇異地貌"之一,2011年又被美國《國家地理》雜志評為"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",2011年11月被國土資源部批準"張掖國家地質(zhì)公園"。
彩色丘陵以層理交錯、巖壁陡峭、氣勢磅礴、造型奇特、色彩斑斕而稱奇,觀賞性之強、面積之大冠絕全國,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觀賞價值。中國丹霞地貌旅游開發(fā)研究會終身名譽會長、著名地理學(xué)家黃進教授題詞:"彩色丘陵中國第一"。
丹霞奇觀主要分布在康樂鄉(xiāng)、白銀鄉(xiāng)地段,被中國丹霞地貌旅游開發(fā)研究會終身名譽會長、著名地貌學(xué)家黃進教授譽為"祁連山窗欞狀宮殿式丹霞地貌中國第一"、"祁連山丹霞地貌中國發(fā)育最好的地區(qū)之一",同時被《中國國家地理》雜志評為"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觀之一",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(xué)研究價值和極高的旅游觀賞價值。
走進冰溝、蘆葦溝、萬佛峽、鉆洞溝,萬頃大山經(jīng)過大自然億萬年鬼斧神工的雕琢,呈現(xiàn)出奇妙的情態(tài),光線不同,角度不同,像城堡,像麥垛,像宮殿,像亭臺,像樓閣,像飛禽……天然造化,鬼斧神工,別有趣味。
2.張掖黑河國家濕地公園
張掖國家濕地公園占地面積61622畝,其中有濕地25995畝,地處張掖城區(qū)北郊,是沼澤濕地、湖泊濕地、河流濕地和人工濕地的復(fù)合體,分布的植物有45科124屬195種,有常見動物116種,是一片天然的生態(tài)園區(qū),也是張掖城市的"加濕器"和"加氧器"。2009年12月被國家批復(fù)命名為"張掖國家濕地公園"。
3.文殊寺
文殊寺坐落于祁連山主峰素珠鏈腳下的文殊山景區(qū),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國家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。
文殊寺石窟始建于北涼時期,石窟依山勢開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。寺廟建于唐貞觀盛世之際,距今約有1500多年的歷史。共計有大小寺院廟觀360多處,石窟70余座,百子樓、觀音樓、玉皇閣、臥佛殿、文殊菩薩殿、五百羅漢堂等古建筑宏偉壯觀;千佛洞、文殊洞、三清洞、洪鈞洞、白衣洞、閃佛洞等石窟獨具特色,其樓閣、殿宇、云梯、石窟蔚為壯觀,建筑內(nèi)佛像、羅漢、金剛、護法各有千秋,自古即被列為肅州八景之一,素有"小西天"之稱。
文殊山遍山石窟,有三百多間僧舍,號稱'小西天'。每逢四月初八日,藏傳佛教各寺僧人及裕固,蒙,藏,漢各民族群眾前來文殊寺觀賞跳神法會,整個山谷人山人海,到處香煙繚繞,發(fā)號齊鳴,景象壯觀。
9. 張掖周邊游旅游景點
張掖附近的城市有哪些,首先是山丹縣城,民樂縣城,臨澤縣城,高臺縣城還有肅南縣城都是附近的城市,還有張掖以西的玉門,酒泉,嘉峪關(guān)等城市,還有張掖以東也是附近的城市有武威市,永昌也都是附近的城市了,這些城市都離引火掖近辦事或者是旅游都方便。
10. 五一張掖市周邊旅游景點大全
一、關(guān)山森林公園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
推薦理由:空氣好,人少,安靜,適合強度不大的爬山
蘭州關(guān)山森林公園位于蘭州西固區(qū)南20公里處,屬省級森林公園。內(nèi)有燕子山、龍山、虎頭山等名山。山中有金花仙娘娘大殿、泉神廟、九泉圣母慈廟;有神泉、靈泉、龍泉;有許仙峰、白蛇溝、關(guān)山溝等。山頂平臺有英國傳道士于光緒年間建造的消夏別墅,后幾經(jīng)修復(fù),風(fēng)姿依舊。山上還有歷史碑文、展覽廳、履望臺等古跡和豐富的動植物景觀。
二、官灘溝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☆
推薦理由:溝不太深,適合輕度爬山,早期還行,現(xiàn)在臟亂差,再者,這地方一旦天氣好,就會堵堵堵,路又爛爛爛
位于甘肅榆中縣和平鎮(zhèn)南部的官灘溝,是蘭州東郊的森林公園。明代初年,這里是為肅王府牧養(yǎng)進貢御馬、祭祀牛羊之所,后被當(dāng)?shù)伛v軍和農(nóng)民占用,墾作農(nóng)田。明萬歷八年十一月,由長史司署立四至碑,杜絕侵耕。官灘溝,兩座山脈夾著一條幽深的峽谷。山上林木蔥郁,有瀑布飛流直下。山下常年茵茵,泉水在石隙中蜿蜒而下。舉目遠望,柴門小院在密林山嵐中或隱或現(xiàn),百鳥啼鳴,令人神往
三、二龍山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☆
推薦理由:離蘭州比較近,又不想出遠門,又想吃美食,又想爬山,可以考慮此地,山口的石門小鎮(zhèn)餐廳,比較上檔次,還有麻家寺的半肉,玉泉山莊都在一路上
榆中縣定遠鎮(zhèn)連搭鄉(xiāng)麻家寺,坐落于巍峨靈秀的興隆山山脈,興隆山自然保護區(qū)西麓,是我省獨具特色的休閑旅游自然風(fēng)景區(qū)、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(qū)。占地540畝,海拔2340米,山頂最高處海拔3200米,距離榆中縣麻家寺2.8公里,距蘭州市東崗鎮(zhèn)28公里。
四、興隆山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☆
推薦理由:蘭州周邊的名山,景點較多,吃喝玩樂一條龍,中度爬山
興隆山位于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公里處,距蘭州市60公里,海拔2400米。古因“常有白云浩渺無際”而取名“棲云山”,向有“隴上名勝”之稱,被譽為“隴右第一名山”,早在西周時已成為道人鑿洞修行之地。唐宋時,興隆山神殿甚多,香火旺盛,稱“洞天福地”。清代時,這里廟宇樓閣,或依山面壁,或深藏密林,畫棟雕梁,飛檐紅柱,甚為壯觀。后大多被毀,僅存清代所建飛跨興隆峽的云龍橋(臥橋)一座。清康熙年間取復(fù)興之意,改名“興隆山”。本世紀五十年代,全山亭臺樓閣以及廟宇達70多處,景點24處,成為佛、道勝地。
興隆山是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家級自然森林保護區(qū)。主峰由東西二峰組成,東峰“興隆”海拔2400米,西峰“棲云”海拔2500米,二峰間為興隆峽,有云龍橋橫空飛架峽谷?,F(xiàn)棲云峰有混元閣、朝云觀、雷祖殿等殿閣;興隆峰有二仙臺、太白泉、大佛殿、喜松亭、滴淚亭等景點。史載,公元1227年,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時,病逝于興隆山,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。1939年,成吉思汗的靈柩運至興隆山,密藏于大佛殿內(nèi);1949年8月才遷往青海塔爾寺;1954年,由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人民政府迎回,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寢室。興隆山因這段歷史而更加著名。
五、青城古鎮(zhèn)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☆
推薦理由:比起南方的特色小鎮(zhèn),有很多先天不足,但看古鎮(zhèn)、品小吃、賞荷花,小資小調(diào)非常的足,關(guān)鍵檔次一般,費用不高,蘭州要走的話從白銀進入還方便一些
位于甘肅省榆中縣最北端的黃河南岸,是蘭州市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(zhèn)和全國民間藝術(shù)之鄉(xiāng),也是甘肅省古民居保存較為完整、非常難得的古鎮(zhèn),國家4A級旅游景區(qū)。景區(qū)內(nèi)主要是古建筑、古民居群,對研究西北民居、西北風(fēng)情有一定歷史價值。先后有《老柿子樹》、《黃河浪》等電視劇在此選景拍攝。
六、什川梨園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☆
推薦理由:就是農(nóng)家樂比較多,路很爛,適合帶行動不便的家人前往,吃個農(nóng)家飯,看看梨樹,春天花開時人太多
什川梨園在位于甘肅蘭州東北方向有一個被譽為“世外梨園”的古鎮(zhèn)——什川。什川鎮(zhèn)位于蘭州東北部約20公里處,黃河穿腹而過,這里盛產(chǎn)瓜果,俗有塞上“小江南”美稱。母親河“黃河”在這里掉頭北上,給這方水土留下亙古不變的沃野。南北有青山作屏,東西有湍流橫亙,風(fēng)光秀麗、氣候宜人,不過,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這里有目前中國規(guī)模最大的萬畝梨園,被稱為“世界第一古梨園”。
七、永登豬馱山
推薦指數(shù):☆
推薦理由:不推薦,看玫瑰,堵車,看景區(qū),讓外地人承包了騙人的,除非有信仰,否則去找罪受。至于丹霞地貌,根本沒有照片中好看。
豬馱山,原名萱帽山,位于蘭州永登縣苦水鎮(zhèn)苦水街河西一公里處。旅游景點。是康熙御封的"滲金佛祖"得道圣地。始建于清康熙年間,300多年來,不斷增修,已初具規(guī)模。豬馱山頂遠眺西山丹霞地貌,萬山紅遍甚是壯觀。2001年由"蘭州豬馱山旅游開發(fā)有限公司"承包經(jīng)營,累計投入600多萬元,完善了景區(qū)旅游基礎(chǔ)設(shè)施。并鑄造高21.95米銅質(zhì)大佛一尊,冠西北銅佛之尊。此山氣溫勢超拔,峰態(tài)聳峙;山下玫瑰花似海,游客來如潮。在清朝時就已是平番(即今永登縣)八大勝景之一,與苦水"莊浪秋水"、"巨柳含煙"等勝景,一直為文人墨客吟詠不已。而今,豬馱山與被譽為蘭州十大景觀之一的"玫瑰花香"互相映襯,已成為省城市民旅游、避暑、朝山、拜佛后花園"。
八、和政松鳴巖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
推薦理論:中度爬山的好去處,風(fēng)景秀麗,天然氧吧
松鳴巖是河州八景之一,距臨夏市50公里,海拔2730米,建于明成化年間。位于和政縣南端陡石關(guān)口的松鳴巖,每逢農(nóng)歷4月26至28(俗稱四月八),當(dāng)?shù)厝罕姾屯獾赜稳吮闱皝碛斡[山水,漫唱"花兒"舉行一年一度的松鳴巖"花兒"盛會。
松鳴巖因每當(dāng)風(fēng)起,松濤大作,奔騰砰訇,如戰(zhàn)鼓擂擂、似馬奔騰而得名。杜鳴巖有三座并峙的山峰,為南天臺,西方頂、獨崗嶺,峰形奇特、芙蓉俊貌,宛如三位瀟灑飄逸的仙女,聳立在群山峻嶺之中,是歷代殿宇樓閣,亭榭飛橋薈集之地。早在元代,就有人在此鑿洞塑佛,修廟建寺,修行隱居,明代初具規(guī)模,為古河州八景之一。吸引四方游客,絡(luò)繹不絕、幕名觀光。
松鳴巖森林公園地處太子山林區(qū),相對高差大,動植物類繁多,喬灌木多達130多種,高山分部著冷杉、鐵樺;中心分布著云杉、紅樺、白樺、山楊;低山分布油松、楊樹、落葉松;林中花色鮮艷,花形獨特的杜鵑、八仙花、報春花、柳葉花等近百種野生花卉;有分布廣泛;數(shù)量較多的祖師麻、三棵針、九節(jié)昌蒲、川赤芍、黃芪、紫胡、鹿含草等。珍貴動物有狐貍、雉雞、野兔、野豬等飛禽走獸。連片茂密的森林、色彩繽紛的花卉、用途各異的藥材、千姿百態(tài)的珍禽異獸,爭奇斗艷,大放異彩。松鳴巖公園總面積為2666公頃,由松鳴巖風(fēng)景名勝古跡區(qū)、藥水峽水上游樂區(qū)、八路溝高山植物園區(qū)、槐山子梁森林景觀區(qū)、小峽休閑度假區(qū)組成。
松鳴巖風(fēng)景名勝古跡區(qū)的“松巖疊翠”聞名遐邇,早在明代就建有玉皇閣、菩薩殿、圣母宮、獨崗寺等殿宇,鑿?fù)说巧绞A和接峰天梯。
藥水峽水上游樂區(qū),水面為15萬平方米,以藥水水庫為主體?;鄙阶恿荷志坝^區(qū),以2000畝油松、落葉松、云杉、冷杉、華山松、和500畝森林苗圃為主要景觀。
小峽休閑度假區(qū),以小峽河為脈絡(luò)、花溪、花徑相連;拱橋、曲橋互通;長廊、水榭相邀;洞門、影避對望。
九、積石山大墩峽
推薦指數(shù):★
推薦理由:近兩年被吹的很火,其實很一般,路窄人多車堵,服務(wù)差,人工痕跡太嚴重,名不副實,物不值價,離它不遠的孟達天池是無意中發(fā)現(xiàn)的,非常不錯。
大墩峽位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大河家鎮(zhèn)西6公里,擁有區(qū)位優(yōu)勢、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三大優(yōu)勢。區(qū)位優(yōu)勢是甘青兩省五縣的交匯處,依黃河而生,東臨黃河三峽,南面是保安三莊之一的具有濃郁保安族風(fēng)情的大墩村,西靠AAAA景區(qū)孟達天池;景區(qū)由叭口溝、灣架山、注洼溝三部分組成,峽內(nèi)群山疊翠,灌木叢生,奇花異草充滿山谷,谷底清溪潺潺,山間飛瀑遍布,更有奇特古老的變質(zhì)巖景觀;大禹文化、保安族民俗文化是其人文優(yōu)勢。2017年12月29日,積石山縣大墩峽景區(qū)達到國家4A級旅游景區(qū)標準的要求,擬批準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(qū)。
十、循化孟達天池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★
推薦理由:去大墩峽堵了四個小時,無意去了這里,有點世外桃源的感覺,輕度爬山。距大墩峽才三四十公里,看看人家的管理和服務(wù),大墩峽的管理者估計還得好好學(xué)學(xué)。
孟達天池在青海省東部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東部,孟達天池自然保護區(qū)1980年建立,2000年4月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。譽為“青藏高原上的西雙版納”,是青海省避暑、療養(yǎng)和旅游勝地。面積9544公頃,主要保護對象森林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水源涵養(yǎng)林。孟達天池面積約300畝,池水清澈碧澄與藍天一色,群峰倒影,隨波微動。湖中水鳥飛翔,魚兒舒然游動。孟達天池:青藏高原的璀璨明珠。
十一、康樂縣竹子溝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
推薦理論:山清水秀,一溝分兩景,這邊是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,那邊又是綠茵如毯的大草原,天高氣爽,當(dāng)年我也是推廣這里的驢友,現(xiàn)在基礎(chǔ)設(shè)施在不斷完善,沒有以前的原生態(tài)了,但不是值得一行。
位于甘肅省康樂縣太子山自然保護區(qū)鳴鹿鄉(xiāng)境內(nèi),距康樂縣城24公里,距蘭州130公里,傳說很久之前滿山遍野都是竹子,竹子溝因此而得名。是個露營、徒步的好去處。這兒綠茵如毯,各色無名的花兒盛開其間,晴天時有藍天白云,牛羊成群。這里有流水潺潺,萬畝松林,這里光影斑斕,在這里徒步青山綠水間,仰望皚皚雪山,感受自然的魅力,感受綠樹雜花和高山雪原,腳踏青草,去靜心感受自然的美妙,接受自然的洗禮。請把我們的足跡留在這里,讓我們的嬉笑聲穿越峽谷山水間,讓我們在這里品味大自然的呼吸,忘卻煩塵瑣事,期待和竹子溝來一次親密接觸!
十二、臨洮岳麓山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☆
推薦理由:名氣不大,體量不小,適合中度游玩,反正離蘭州不遠
岳麓山位于臨洮縣城東二里許,主峰海拔2200米,當(dāng)?shù)厝朔Q“東山”,以宋時所建東岳泰山廟于山麓而得名,山上亭臺閣榭遍布,花草林木繁茂,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,是臨洮旅游風(fēng)景區(qū)之一。2003年,經(jīng)國家旅游局審查,岳麓山被確定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(qū)。沿綠樹成蔭的石階而上,十步一樓,五步一閣,水榭、風(fēng)雅亭、伏龍閣、暢懷亭、一覽亭等獨具特色的建筑飛檐流丹、畫閣回廊,典雅別致。再往上走,山回路轉(zhuǎn),曲徑通幽,半山腰便是超然書院。再往上走“甘南農(nóng)民起義紀念碑”巍然聳立,豪氣鎮(zhèn)山,南向呼應(yīng)的則是紀念1949年臨洮兒女踴躍參軍,進疆戌邊的“戎疆亭”。岳麓之顛,則是蜀漢大將姜維點兵之處——姜維墩。岳麓山眾多風(fēng)景建筑、神廟古跡在建國初期保存尚好,在文革中殘遭破壞,文物古跡幾乎損失殆盡。1986年以后,在黨和政府的關(guān)懷下,對岳麓山進行了整修和重建,恢復(fù)建筑物20項31座,栽植了大量的樹木和花卉,形成了“岳麓山八景”,即琴臺飛瀑、惠橋映月、文峰夕照、戎疆風(fēng)雪、霧溝伏冰、鳳臺春曉、三月黃花、古柳隱罩。每逢節(jié)假日、廟會節(jié),旅游觀光者數(shù)以萬計,絡(luò)繹不絕,盛況空前。
十三、渭源渭河源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
推薦理由:聽朋友說不錯,但我一直未成行,計劃今年五一或端午一探究竟
渭河源景區(qū)位于定西市渭源縣五竹鎮(zhèn)紅峽村,渭河發(fā)源于渭源縣城西南的鳥鼠山系的渭河源景區(qū),渭源境內(nèi)長50公里。整個景區(qū)植被茂盛、綠草如茵,步移而景換,時而山環(huán)水抱、景色奇秀,時而地勢險峻、飛泉流瀑,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(tài)基底。
十四、天祝小三峽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
推薦理由:自駕兜風(fēng)的好去處,去小三峽別忘記去天堂轉(zhuǎn)轉(zhuǎn),如果有時間,可以繼續(xù)上互助北山
天祝藏族自治縣位于河西走廊的東端,地勢險峻,多森林、高山草原。三峽之首為朱岔峽,山石朱紅,造型奇特;金沙峽以奇險峻秀著稱;先明峽峰巒疊障,景色怡人。
金沙峽山奇、石怪、水碧、谷幽,有上百畝的原始森林,數(shù)目種類有松、衫、楊、樺等造型奇特,茂密繁盛。景點有石尕石達匾、仙人蜂、仙人洞、仙人泉、癡心石、姊妹峰、仙人棋盤、合家歡樂古樹等。山下有農(nóng)家山莊,也可夜宿帳篷。 先明峽和金沙峽一山之隔,峰巒疊障,有引大入秦工程先明峽倒虹吸,落差107米,位于兩座高山之間,非常壯觀。 朱岔峽全長二十多公里,是天祝三峽中*長的一個峽,山體呈紅色,是著名的本康丹霞地貌景觀。朱紅色的山體玲瓏奇巧,不同角度有不同的景色,主要由窗梭狀宮殿式和蜂窩式丹霞地貌組成,有“燦若朝霞,色如渥丹”的美譽。主要景點有本康老人、骷髏頭、格薩爾王神箭洞、一線、仙桃石、八戒貪睡、壁虎盜仙草、石猴出世、坐佛、巨蜥、雙獅山、本康麥積、巨象山(窗梭狀宮殿式丹霞地貌)、飛來石、天窗月、狐貍精等。 其他景點:海藏寺、文廟、雷臺漢墓、皇娘娘臺遺址、大云寺、旱灘坡墓群、西夏碑、磨嘴子墓群、延壽寺廟、蓮花寺、弘化公主墓、天梯山石窟、羅什寺塔、百塔寺 線路推薦:石門溝度假村-馬牙雪山-五臺嶺-桌子山-金沙峽-引大入秦工程渠首-班禪講經(jīng)地-天堂寺-朱岔峽
十五、永靖劉家峽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★★
推薦理由:蘭州的后花園,每年都會去一次劉家峽,每次開發(fā)新的玩點,像新開的黃河明珠酒店,檔次高,價格低,周末住兩天,玩?zhèn)€盡興。
劉家峽在甘肅省永靖縣境內(nèi),黃河劉家峽水利樞紐工程勝利截流(位于蘭州市上游100公里處),大壩截流后, 可形成一個面積達130多平方公里的劉家峽水庫(今名炳靈湖),蓄水57億立方米,灌溉1500多萬畝農(nóng)田。1958年9月開工興建,1961年停工,1964年復(fù)工,劉家峽建成了中國首座百萬千瓦級水電站。
水庫地處高原峽谷,被譽為"高原明珠",景色壯觀。水庫大壩處有電廠和劉家峽旅游公司提供各式游船,游客可乘船直達水庫西南端的炳靈寺石窟參觀游覽。一般游程約需二至三個小時,坐快艇約需一個半小時。
8、9月份是劉家峽旅游的最好的季節(jié),天高云淡,氣候宜人。黃河向西流是這里的一個奇特景觀。黃河之水天上來,到了劉家峽,卻來了個大回轉(zhuǎn),向西流去,所謂九曲黃河,在劉家峽就能夠看到一曲,電站的攔河大壩就鎖在這段河谷中,站在黃河單拱第一橋面上,電站主壩一覽無余。主壩高147米,長100米,如同天門緊鎖在懸崖峭壁之間,巨大的龍門吊矗立在壩上,真是一夫當(dāng)關(guān),萬夫莫開。
8、9月份是電站的汛期,電站屆時都要提閘排洪,黃河水像被囚的雄獅沖開了閘門,洶涌咆哮,彌天水霧白茫茫直沖霄漢,驚心動魄,嘆為觀止。從大壩乘坐仿古游艇到庫區(qū)游覽,駛到洮河口,攜有大量泥沙,渾濁不堪的洮河水注入水庫,立即與清澈的黃河水形成涇渭分明的兩股水流,但濁流很快被清波吞沒,這也是一個奇景。
黃河過劉家峽流到蘭州之前,匯入了洮河。大通河和湟水等大支流。在蘭州以上,黃河的含沙量不多,即使在洪水期,含沙率也是百分之五左右。泥沙的主要來源是上述支流,來自干流的很少。根據(jù)觀測記錄所得,在蘭州以上的流域地區(qū),每平方公里所流失的泥沙,每年平均約為一千公噸。
黃河河水來到這里,轉(zhuǎn)了一個九十度急彎,然后穿過峽谷向西流去。到劉家峽游覽,可乘船溯流而上,入峽時,可見兩岸奇峰對峙,筆立千仞,可與桂林山水比美,劉家峽景色多變化,出峽后,眼前是高山湖,湖水蕩漾,別有一番湖光山色。
劉家峽水庫蓄水容量達57億立方米,水域面積達130多平方公里,呈西南—東北向延伸,達54公里。攔河大壩高達147米,長840米大壩右岸臺地上,建筑有長700米,寬80米的溢洪道。大壩下方是發(fā)電站廠房,在地下大廳排列著5臺大型發(fā)電機組,總裝機容量為122.5萬千瓦,年發(fā)電57億度。劉家峽水電站把陜西、甘肅、青海三省的電網(wǎng)聯(lián)結(jié)在一起。
劉家峽位于蘭州的上游不遠處,在黃土山的懷抱下的 一汪碧水,這是一池需要機動船跑兩個多小時才到頭的水。 在庫水的盡頭,便是洮河與黃河主干流的交匯處,遠遠望去,有一道藍色與金色的分界線,因為兩股水流來源 不同,洮河來自甘南青山中間,而主干流已在黃土高原行 走了一段,如果你回頭,將視線抬起,你會看到同樣的兩 道分界線:碧水與黃土山,黃土山與青天。這種感覺也許只有劉家峽才有。沿黃河干流向上不遠,便進入了一個由特抗風(fēng)化的石英砂巖構(gòu)成的嶙峋地貌區(qū),有點象石林,但要高大的多, 白色陡壁上長著些頑強的綠草和苔蘚,有個陡壁上用紅漆 寫著幾個莫名其妙的字,據(jù)說是幾十年前有人在那里刷標語,還沒寫完便繩斷跌落粉身碎骨,此后再沒人敢試了, 看來人不一定能勝天,天人合一卻是最重要的。 這片石叢中隱藏著一座炳靈寺,是鑿空一座山而建, 有一個幾十米高的大佛,其中更珍貴的是幾個唐代和北魏時期的石窟。
每次出行的目的很簡單,在于游山玩水,放松身心,不在乎目的地在何處,只在乎的是沿途的風(fēng)景
自己去的地方,景區(qū)外如果好看好玩就不進去了,每去一個地方,做足功課,規(guī)劃行程,這樣舒心也不宰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