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江西廬山景區(qū)氣溫咋樣
不冷。9月中旬山下的氣溫可達到35℃,而廬山牯嶺鎮(zhèn)的海拔高度大概為1100米左右,比山下的氣溫低7℃左右,那么就是35-7=28℃,應(yīng)該說28℃是很舒服的一個狀態(tài)了。
而且廬山上樹木成蔭,實際溫度可能更低,可能只有26℃,那正好是空調(diào)房里我們常常設(shè)置的最佳溫度了,非常舒服的!
2. 廬山風(fēng)景區(qū)氣溫多少
還沒有很冷,不用穿棉襖,但是也要一件厚點的外套,因為早晚比較冷,到十一月份就要穿棉襖了。
你好,中旬的話估計天氣會挺冷的最低溫估計會到10度下,不過景色的話,廬山還是挺美的。
10月底——11月初,廬山的氣溫會在15——20度之間,在沒有寒潮來襲的情況下,不會感覺冷,對于廬山來說,這個時間段是一個比較干燥的季節(jié),秋高氣爽,還不是廬山真正意義的淡季。
3. 廬山最近氣溫怎么樣
廬山氣候溫適,夏天涼爽,冬天也不太冷,這是廬山又一優(yōu)越條件。
節(jié)令特色:春遲、夏短、秋早、冬長。
廬山氣溫,根據(jù)歷年記載:最高只32℃,最低在-16.8℃,全年平均為11.4℃,可見廬山氣溫適度。
以至于四季,按季節(jié)平均計算差異也較正常:春季是11.5℃,夏季為22.6℃,秋季則為17.4℃,冬季常在1℃左右。
廬山頂端因處高空地帶,加上江環(huán)湖繞,濕潤氣流在前進中受到山地阻擋,易于興云作雨。
4. 廬山氣溫怎么樣
廬山屬亞熱帶濕潤季風(fēng)氣候區(qū),與山下的九江市相比差異較大。人們是這樣形容廬山四季的:春如夢、夏如滴、秋如醉、冬如玉。廬山年平均氣溫11.6℃,最高氣溫32.1℃,最低氣溫在—16.8℃;6—9月的氣溫在20℃左右;年平均降雨量1984.7毫米;年平均霧日196天;夏季相對濕度在80%—84%之間;降雪期自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,年平均出現(xiàn)雨淞霧淞62天;年平均氣壓為885.4百帕;每立方厘米空氣中含負離子1142個。廬山獨特的氣候條件會產(chǎn)生神奇多彩,變幻無窮的氣象景觀如:云海、瀑布云、霧、佛光。廬山的氣候不但盛夏可避暑,而且對人體生理功能可產(chǎn)生積極的影響,對多種慢性病有輔助療效作用,是療養(yǎng)、健身的理想之地。
概況:
廬山的奇峰峻嶺,怪石異洞,深峽幽谷,飛瀑流泉,古樹名木,與雄渾長江,碧波鄱湖渾然一體,組合成一幅瑰麗多姿的自然圖景。干百年來,無數(shù)的先賢逸士,文人墨客,,輝子道侶, 富豪政客,紛至沓來,投身于這座奇秀大山的懷抱,在這幅美妙的自然 畫卷上,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又一筆,充分地展現(xiàn)著他們對美的意蘊的追求,把那巧奪天工的亭臺樓閣,宏大壯觀的梅院寺觀,精巧奇妙的 祠塔橋榭,風(fēng)格迥異的中外別墅,鑲嵌在這奇山秀水當中,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,互為表里,構(gòu)架形成了一道獨具魅力的亮麗風(fēng)景線。
5. 廬山風(fēng)景區(qū)的天氣情況
廬山是我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,氣候非常宜人,七月平均氣溫只有二十六度左右,是天然的空調(diào)房。廬山氣候溫適,夏天涼爽,冬天也不太冷,這是廬山的優(yōu)越條件。主要是因為廬山頂端處高空地帶,加上江還湖繞,濕潤氣流在前進中受到山地阻擋,容易形成云雨!
6. 江西廬山景區(qū)氣溫咋樣啊
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,或許這沒有標準答案!但是我喜歡雨天,因為總有人說,廬山素有晴不如雨廬山,雨廬山不如霧廬山之說!雨天有雨天的美,虛無縹緲,若隱若現(xiàn),別有一番風(fēng)景!即使腳下有點滑,也無所謂,因為主要看大自然的異曲同工之妙!當然晴天也有樂趣。也有特殊的味道!僅供參考!
7. 旅游廬山氣溫多少度
廬山山上的氣溫與山下的氣溫還是有差別的。夏天的時候,山下氣溫最高可達到四十多度,一般也可以達到三十五六度,到了山上氣溫比較低,只有二十五度左右,是天然的空調(diào),非常涼爽宜人,適合老人,小孩避暑,療養(yǎng)。所以廬山也是全國著名的四大避暑勝地之一。
8. 江西廬山景區(qū)氣溫咋樣呀
廬山是我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,廬山雄奇秀拔,云霧繚繞,山中多飛泉瀑布和奇洞怪石,名勝古跡遍布,山地夏季涼爽,7月平均氣溫21.9攝氏度,夏季氣候涼爽宜人,是我國著名的旅游風(fēng)景區(qū)和避暑療養(yǎng)勝地,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。
9. 廬山的風(fēng)景區(qū)的天氣怎么樣
氣候類型的判斷技巧
一般來說,中學(xué)氣候類型的掌握只要求掌握熱帶的四種類型、亞熱帶的二種類型、溫帶的三種類型、寒帶的二種以及高山氣候。
判斷氣候主要掌握一個是氣溫的特點,一個是降水的特點,然后兩個結(jié)合起來就行了。具體來說是:
一、先看氣溫,判南北半球。
如果最高氣溫出現(xiàn)在7、8月份,最低月份在1、2月份,一般就是北半球的;如果最高氣溫出現(xiàn)在1、2月份,最低月份出現(xiàn)在7、8月份一般就是南半球了。
二、再看氣溫,分寒、溫、熱三帶:
如果年均溫高,且最冷月一般在15度以上,說明是熱帶的四種氣候。
如果最冷月在0度以上,15度以下,那就是亞熱帶季風(fēng)氣候及季風(fēng)性濕潤氣候、地中海氣候、以及溫帶海洋氣候了。
如果最冷月在0度以下,那就是溫帶季風(fēng)氣候及溫帶大陸性氣候了。
如果最熱月氣溫在10度以下,全年均溫低,則為極地氣候。
三、看降水量及降水分布情況:
年雨型:如果年降水量較大,而且各月降水比較均勻,則可判斷為熱帶雨林氣候或溫帶海洋性氣候。
夏雨型:如果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(或夏半年),則可判斷為熱帶草原氣候、熱帶季風(fēng)氣候、亞熱帶季風(fēng)氣候、溫帶大陸性氣候、溫帶季風(fēng)氣候等類型。
少雨型:年降水量少,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和極地氣候。
冬雨型:只有一種,那就是地中海氣候。
在上述三步判斷后,一般氣候類型都可以判出。但也有兩組沒有明確。
第一組:熱帶草原氣候與熱帶季風(fēng)氣候
此兩種氣候的特點有類似性,但也有很大的區(qū)別:熱帶草原氣候分布于南北半球,而熱帶季風(fēng)氣候只出現(xiàn)在北半球;熱帶草原氣候主要是受氣壓帶、風(fēng)帶的季節(jié)位移影響,降水是逐漸變化的,而熱帶季風(fēng)氣候夏半年的降水是受西南季風(fēng)影響的,西南季風(fēng)的出現(xiàn)是要南半球的東南信風(fēng)移向北半球后偏轉(zhuǎn)而成的,西南季風(fēng)從印度洋洋面上帶來了許多水汽從而形成降水,是一個突變的過程。
第二組:溫帶季風(fēng)氣候與溫帶大陸性氣候
從降水總量來看,溫帶季風(fēng)氣候一般要比溫帶大陸性氣候多,溫帶季風(fēng)氣候降水更集中于夏季。
高山氣候是一種特殊的氣候,主要是隨海拔高度的變化,水熱狀況發(fā)生相應(yīng)的改變,從而使各個高度上出現(xiàn)了不同的氣候特點。
一般由于海拔高,山頂部分常年積雪,氣候的垂直差異大。
世界主要氣候類型
?。⊿hijiezhuyaoqihouleixing) 世界各地的氣候可以劃分為下列11個類型:
1.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,如馬來群島、亞馬孫平原、剛果盆地和幾內(nèi)亞灣沿岸等地區(qū),其特點為常年高溫多雨,氣溫年較差小,各月平均溫在25—28℃之間,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,全年分配比較均勻。
2.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(qū)南北兩側(cè),這里年平均氣溫高,但氣溫年較差略大于熱帶雨林氣候,年降水量大多在400—1500毫米之間,有明顯的干濕季之分,離赤道越遠,干季越長,因而降水量也越少。
3.熱帶季風(fēng)氣候分布在南亞和中南半島等地,其特點為全年高溫,最冷月平均溫也在18℃以上,降水與風(fēng)向有密切關(guān)系,冬季盛行來自大陸的東北風(fēng),降水少,夏季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(fēng),降水豐沛,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(qū)為1500—2000毫米,但有些地區(qū)遠多于此數(shù)。
4.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內(nèi)部或大陸西岸,其特點為年平均溫高,年溫差較大,日溫差更大,降水稀少,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,許多地區(qū)只有數(shù)十毫米,甚至數(shù)毫米,降水變率很大,常常連續(xù)數(shù)年不下雨。
5.亞熱帶季風(fēng)氣候分布在大陸東岸的亞熱帶地區(qū),這里冬季不冷,1月平均溫普遍在0℃以上,夏季較熱,7月平均溫一般為25℃左右,冬夏風(fēng)向有明顯變化,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,主要集中在夏季,冬季較少。
這類氣候以我國東南部最為典型。其它地區(qū),由于冬季也有相當數(shù)量的降水,冬夏干濕差別不大,因此被稱為亞熱帶季風(fēng)性濕潤氣候。
6.地中海式氣候分布在大陸西岸的亞熱帶地區(qū),以地中海沿岸地區(qū)最為典型,故名。這類氣候的特點是冬季溫和,夏季炎熱或暖熱,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,夏季干旱,因此又稱為亞熱帶夏干氣候。
7.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大陸西岸的溫帶地區(qū),其特點為冬季不冷(1月平均溫在0℃以上),夏季不熱(7月平均溫在22℃以下),全年都有降水,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,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達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。
8.溫帶季風(fēng)氣候分布在我國秦嶺、淮河以北的東部地區(qū),朝鮮和日本的北部,以及西伯利亞東部沿海地區(qū),其特點為夏季溫暖,冬季較冷,年降水量500—1000毫米,主要集中在夏季,冬夏溫差由南向北增大,降水量由南向北減少。
9.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(nèi)部,由于全年在大陸氣團控制下,冬冷夏熱,氣溫年較差大,降水少,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,在大陸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氣候;而大陸北部,則由于緯度偏高,冬季寒冷、漫長,夏季溫涼、短促,蒸發(fā)不旺,降水雖少,但不干旱,形成特殊的亞寒帶針葉林氣候。
10.極地氣候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邊緣地區(qū)、格陵蘭島、北冰洋諸島和南極洲。在大陸邊緣地區(qū),冬季長而寒,但夏季最熱月平均溫可達10℃,苔蘚、地衣是這里的典型植物,故又稱為苔原氣候;格陵蘭島、北冰洋諸島和南極洲等地的絕大部分地區(qū),終年在冰雪覆蓋下,最熱月平均溫也不超過0℃,因此被稱為冰原氣候。
11.高山氣候可能出現(xiàn)在任何緯度,其特點是氣溫和降水都有垂直變化,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,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圍內(nèi)隨高度增加而增加,超過這一高度則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少。
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