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陵川縣生態(tài)旅游示范區(qū)
高平市,海拔1300米,隸屬于山西省晉城市,位于山西省東南部,澤州盆地北端,太行山西南邊緣,地理坐標東經(jīng)112°40'——113°10'、北緯35°40'——36°0',東與陵川縣接壤,西與沁水縣為鄰,南與澤州縣毗連,北與長治市上黨區(qū)、長子縣相接,是晉城市的北大門,因其四面群山環(huán)繞、中部相對平坦而得名。是第一批國家農(nóng)業(yè)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試驗示范區(qū)。
2. 陵川縣生態(tài)旅游示范區(qū)領導班子
410821身份證開頭歸屬地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:
修武縣,隸屬河南省焦作市,位于河南省西北部、焦作市東部,東鄰新鄉(xiāng)市獲嘉縣、輝縣市,南接焦作市武陟縣,西連焦作市區(qū),北靠山西省晉城市、澤州市和陵川縣。轄區(qū)面積611平方千米,下轄5個鎮(zhèn)、3個鄉(xiāng)。
修武縣是千年古縣、全國生態(tài)示范區(qū)、全國綠化模范縣、國家園林縣城、河南省雙擁模范縣、國家衛(wèi)生縣城[8]。鄭焦城際鐵路、荷寶高速公路、鄭焦晉高速公路、鄭云高速公路穿境而過。
3. 陵川縣旅游資源
石佛溝景區(qū)分石佛溝、鐵冶(現(xiàn)正開發(fā)為云頂風景區(qū))、七道梁、大尖山4個園區(qū),其中以石佛溝為核心。公園東連興隆山自然保護區(qū),與官灘溝風景區(qū)毗鄰相望,西接關山森林公園。既可觀興隆日出,又可賞關山夕陽,園內(nèi)文物古跡星羅棋布。
公園內(nèi)有樹種28科,64屬,174種;藥材植物品種200余種,從海拔1950米至3124米,自上而下,階梯分布著白樺林、紫樺林、云杉林、金背杜鵑灌木林等多種林相,錦雞、斑頸稚、林麝、石貂等100多種鳥獸游逡期間。
每年農(nóng)歷六月初六定期舉辦西北民間藝術“花兒”表演賽,賽會期間游客眾多,熱鬧非凡。
園內(nèi)主要景點:
金雞臺——石佛溝森林公園牌坊口左側(cè)山峰。傳說上面有金雞常立于山峰與清晨啼鳴而得名。其峰陡峭,怪石嶙峋。
佛吟谷——位于園內(nèi)北面的—個小山谷,谷內(nèi)一塊天然巨石上刻有三米高的巨大佛字,氣勢宏偉,谷內(nèi)還有多處怪石上有名家題寫的詩句對聯(lián)。該谷又名丁香谷,因谷內(nèi)生長著各種品種的丁香樹。每年的四五月間開花,紫、白、粉、紅,爭奇斗艷。
金龍泉——其泉與佛吟谷相對的山谷內(nèi),傳說有金龍居于此泉而得名,泉的周圍生長著豐富的中藥材,有天南星、金銀花、黨參、甘肅黃金等。該泉水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及保健作用。
舍身崖——位于主園區(qū)的中部。上面主要生長的植物有山杏、山毛桃和丁香等。其上有始建于南北朝時期的—座寺院,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。
七星泉——位于主園區(qū)的中心部位。相傳每年的八月十五北斗七星會倒映在泉中。
紅葉林——位于主園區(qū)的東部。這里生長著與楓樹同一科屬的青岡樹,金秋時節(jié),滿山紅葉。
顯道泉——位于主園區(qū)南部的山腰處。其水甘甜,周圍長滿了奇花異草。
雙咀山——公園主峰,海拔3124米。上面生長著大片的杜鵑矮林,并有稀有品種金背杜鵑。此峰也是登山及獵奇探險者的樂園
4. 陵川縣風景區(qū)
琚寨是要門票的,門票價格為30元每人,1.2米以下兒童及60周歲以上老人門票半價。琚寨村位于長治市東南25公里佛爺山腳下,距離壺關太行山大峽谷40公里,距離陽城皇城相府120公里,距離陵川王莽嶺自然風景區(qū)90公里。這里交通便利,旅游資源豐富。尤其是以玉皇觀為代表的道教建筑群及多座明清大院古建。
5. 陵川縣城南濕地生態(tài)公園
山西省有很多值得一去的風景名勝,例如:
●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:云岡石窟、平遙古城、五臺山
●世界遺產(chǎn)預備名單:杏花村汾酒作坊、應縣木塔、關圣文化建筑群、丁村民居
●國家5A級旅游景區(qū):五臺山風景名勝區(qū)、云岡石窟、皇城相府、介休綿山、喬家大院
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:歷山、龐泉溝、蘆芽山、蟒河、五鹿山、太行山大峽谷
●國家級風景名勝區(qū):恒山、北武當、五老峰、云岡石窟、丹河龍門景區(qū)、白馬寺森林公園等
●國家地質(zhì)公園:壺關太行山大峽谷、寧武萬年冰洞、五臺山、陵川王莽嶺、大同火山群等
●國家濕地公園:古城國家濕地公園、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、雙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等
擴展資料: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,簡稱晉,省會太原市??偯娣e15.67萬平方公里,東有太行山,西有呂梁山,山區(qū)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80%以上。與河北、河南、陜西、內(nèi)蒙古等省區(qū)為界。山西是中華民族發(fā)祥地之一,山西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,被譽為“華夏文明搖籃”,素有“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”之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