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廣東梅州有什么美食
梅州出名的小吃店1、寬婉醫(yī)院旁的“德記”魚湯類(魚泡、面、粉等)2、西橋頭晚上才有的豬粉腸煮腰花(不過現(xiàn)在好象差了很多)3、中山街侯記炒粉4、文保路尚記旁邊側(cè)巷內(nèi)吳記湯丸5、更樓下的牛腩和老電影院下崗邊的牛腩面6、元城路阿張的餃淹面7、老城吳屋巷和輔庭路的魚丸8、燕龍和漢興的燉品9、海石花的炒田螺和炒粉10、老縣府和“啃的雞”之間有個比較清凈的西餐館11、魚燜飯在梅城我知道的有三家,都算不錯12、在長樂和生輝可以吃五華魚生13、梅龍路的餃子館有幾樣比較好吃,比如麻辣豆腐和土豆燉牛肉,烤羊肉串14、西橋市場和程江橋之間有個海鮮夜排擋,便宜到我不敢相信15、文化路上蘭州拉面,面不怎么樣,湯倒上真好喝
2. 梅州梅州美食
梅州的美食比較多,最主要的有這幾種,客家釀豆腐、客家豆腐干、客家鹽焗雞、客家鹽焗鳳爪、客家腐竹、豬肉丸、牛肉丸、腐卷、客家酒釀等!
客家豆腐用天然黃豆做材料,加上山泉水,豆香味很濃,營養(yǎng)豐富,其他地方的豆腐做不出這個味的??图业柠}焗雞咸香可口,越吃越香,慢慢嚼,很過癮!
另一個是客家酒釀,做月子的婦女吃得最多,平常人也可以吃,很補,跟土雞肉一更好!
3. 廣東梅州的美食有哪些
1、寬婉醫(yī)院旁的“德記”魚湯類(魚泡、面、粉等)
2、西橋頭晚上才有的豬粉腸煮腰花(不過現(xiàn)在好象差了很多)
3、中山街侯記炒粉
4、文保路尚記旁邊側(cè)巷內(nèi)吳記湯丸
5、更樓下的牛腩和老電影院下崗邊的牛腩面
6、元城路阿張的餃淹面
7、老城吳屋巷和輔庭路的魚丸
8、燕龍和漢興的燉品
9、海石花的炒田螺和炒粉
10、老縣府和“啃的雞”之間有個比較清凈的西餐館
11、魚燜飯在梅城我知道的有三家,都算不錯
12、在長樂和生輝可以吃五華魚生
13、梅龍路的餃子館有幾樣比較好吃,比如麻辣豆腐和土豆燉牛肉,烤羊肉串
14、西橋市場和程江橋之間有個海鮮夜排擋,便宜到我不敢相信
15、文化路上蘭州拉面,面不怎么樣,湯倒上真TMD好喝
16、火車站旁邊的湖南餐館,招牌菜是血鴨,真是好吃
17、玉英醫(yī)院往上的腸粉,可能是正宗的客家腸粉,皮比較厚但是很有嚼勁,梅州僅此一家,別的地方做不出來,(那些皮薄放青菜的都是屬于潮州或者廣州腸粉),醬非常香,很稠。店門是深蘭色的,很好認(rèn)。
18、勤力苑市場里面的燒賣。旅游團都帶到那里去吃,梅州最出名的燒賣,我曾經(jīng)見過一大群外國人去吃,皮比較干,筍很香。
19、金利來大街的燒賣(油羅街直下,幸運兒對面),原先是開在三角塘市場里的,后來擴業(yè)了就搬到金利來,跟勤力苑的燒賣一樣也是做了幾十年,燒賣特點是皮比較薄,肉比較嫩,但沒那么香,味道較甜;
20、凌風(fēng)西路末段的魚頭煮粉,幾十年的品質(zhì)保證;
21、五洲城晚上9點多才有的粉腸煮豬腰湯,粉腸正,超大個超脆;
22、西橋圓盤蘋果家私門口晚上10點才出攤的牛腩煮粉,(要老伯伯推出來的那家),蘿卜超入味,不過貴了點
23、梅江橋底下的“老火湯”淹面以及燉品,淹面放豬油和魚味,比旁邊那家要香,燉品2元到8元不等,一般胡椒豬肚豬心之類的才4元,價格適中而且味道好
24、馬石下中國銀行附近的炒面,就窩在一個小巷里面,鍋子擺在巷口,桌子擺在更樓下。侯記炒粉換了老板以后已經(jīng)炒的不好吃了,油多而且面太軟,可能客人多的關(guān)系,有時候真的覺得很難吃,但是這個很不起眼的炒面店炒的面很香,而且面比較大條,也是開了許久,老梅城就懂得找去吃。
25、仲元路郵局旁邊的“鳳記”褒仔飯。梅城開了最久的褒仔飯,那里再往下有好幾家賣褒仔飯的(這家原先也開在這一排,但后來因擴店裝修等原因搬下來),但是這家環(huán)境比較好比較衛(wèi)生,飯也比較香沒那么棉,一排過就他一間賣褒仔飯的,所以很好認(rèn)。
26、虹橋頭的大埔筍板和手工面,在文化公園附近的游戲機室旁邊,大埔人開的店,很正宗的筍板,手工面放碎肉以及青菜豬油,面滑而且非常香,味道超級棒。
27、新中苑的桂林米粉,桂林人開的,很多在火車站工作或者在那邊租住房屋的外地人都會去捧場,花樣不多但是面和湯都很香,還有他的辣椒粉超級棒,吃的時候撒在湯里味道超級好,在梅城吃了好幾家桂林米粉還是覺得這家比較正宗。
28、南門文化廣場單車行旁邊的珍珠奶茶:梅城最好吃的珍珠奶茶,強烈推薦香芋及蘋果口味。
29、客都西餅屋的腸粉,看每天早上的人流就可以肯定品質(zhì),屬于廣州腸粉,推薦冬菇口味的腸粉。特點是香滑,花樣多。 30、三板橋路末段的“頂好包點”,廣式包子,包子很松軟,餡非常香,天天
4. 梅州的美食是什么
腌面.老鼠板.大埔的筍板.憶子板.算盤子.豐順的捆綁,五華興寧的釀板。
5. 梅州最具特色的美食
仙人粄是產(chǎn)自客家地區(qū)的一道風(fēng)味小吃,每到農(nóng)歷入伏,客家人都有吃仙人粄的習(xí)俗,話說這天吃它,整個夏天都不會長痱子,因為它有著不錯的降溫解暑的食療功效,特別是把它調(diào)入蜂蜜,再撒上一些香蕉露,吃起來更加的沁人心脾、清甜爽口。
三及第湯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客家菜,它主要是用豬肝、豬瘦肉、豬肚這3種食材,搭配上咸菜、枸杞葉等鋪料,再搭配上一些酒糟制作而成的美味鮮湯,也是梅州客家人吃早餐的最愛美食,喝此湯,還能清肝明目。
梅州腌面是客家人的一種特色面食,做法非常簡單,它主要是用生面、蔥花、蒜蓉、醬油、鹽等食材制作的,屬于客家人離開家鄉(xiāng)最為眷戀的小吃之一,面條金黃,口感爽口香滑,那種蒜香味、豬油味、醬香味相融合,面條勁道有嚼勁。
梅州鹽焗雞屬于廣東客家的一道招牌菜,可以說在廣東當(dāng)?shù)厥蔷秘?fù)盛名,做出來的雞肉色澤微黃,咸香入味,皮脆肉嫩,香味濃郁,骨肉鮮香,十分誘人,且吃它還有著溫中補氣、補虛強身的效果。
梅州釀豆腐是梅州的三大名菜之一,屬于典型的客家菜系,釀豆腐其實指的就是帶有肉餡的豆腐,豆腐的外邊看著金黃,里邊卻包裹著瘦肉或魚肉等餡料,燜好的釀豆腐,夾起一塊香氣四溢,鮮嫩滑潤,口感鮮美。
梅菜扣肉這道菜可謂是聞名中外,具體是啥時候起源的,已經(jīng)無從考證,被稱為客家三件寶之一,做好的菜品,肉爛味香,梅菜充分的吸收了五花肉的油膩和湯汁,五花肉也擁有了梅菜的清香,咸中帶有甜味,肥但不膩口,吃著更加軟爛醇香。
客家大盆菜有著“發(fā)財大盆菜”的含義,把所有的食材融合在一起,散發(fā)出獨特的香味,它是從上往下一層層的去吃的,吃起來也是不一樣的鮮香,吃著給人有種大有乾坤的感覺。
6. 廣東梅州有什么美食嗎
梅州的特產(chǎn)小吃多種多樣,而且都很美味,比如艾板,煎板,鹽焗雞,豆腐花與豆腐腦,人圓板,魚丸與肉丸,炸牛耳朵,麻花與板藍(lán)根等等,梅州的特產(chǎn)小吃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都是很美味,相信你來梅州嘗過了以后就知道了,這就是梅州特產(chǎn)小吃,歡迎來到梅州品嘗。
7. 廣東梅州有什么美食特色
梅縣隸屬廣東省梅州市,位于廣東省東北部,韓江上游,梅州市中部,主要的美食有以下這些,他們分別是:魚煮粉美食、筍粄美食、梅菜扣肉美食、釀豆腐美食、客家娘酒雞、正宗鹽焗雞美食、開鍋肉圓、姜糟燜狗爪豆美食、三國烤魚美食、姜太公專業(yè)烤魚等美食。
8. 梅州市有什么美食
1、梅州鹽焗雞
鹽焗雞是一道特色傳統(tǒng)客家菜 ,也是廣東本地客家招牌菜式之一,來梅州玩,這是一道必須品嘗的美食,選取本地嫩雞,宰殺后除去內(nèi)臟洗凈晾干,然后用竹制草紙將整只雞嚴(yán)實包好,埋入炒過的熱鹽堆中通過文火焗熟。取出后將其拆骨撕成絲肉片裝盤,再配以姜油或麻油,味道相當(dāng)好。
2、梅菜扣肉
梅菜是廣東客家特產(chǎn),以鮮梅菜為原料經(jīng)腌制后再脫鹽等工藝制成的產(chǎn)品。梅菜歷史悠久,聞名中外,是嶺南三大名菜之一。民間用新鮮的梅菜經(jīng)涼曬、精選、飄鹽等多道工序制成,色澤金黃、香氣撲鼻,清甜爽口,不寒、不燥、不濕、不熱,有增強消化,清熱解暑,消滯健胃,降脂降壓的功效。梅菜扣肉是將五花肉加上配料進(jìn)行制作,再將肉墊在梅菜干上蒸煮,制作了一道色澤油潤、香氣濃郁的美味佳肴。時過境遷,這種菜肴逐漸名揚四海,就是我們時常品嘗到的“梅菜扣肉”。梅菜扣肉菜色特點鮮美軟滑,咸甜適中,肥而不膩,色香味俱佳。
3、平遠(yuǎn)黃粄
黃粄,是客家人,特別是平遠(yuǎn)人民過年招待親友的一種風(fēng)味小吃。制作的原料是禾米,制作工序較多。家庭主婦要在過年前砍好黃粄樹燒成灰,過濾出灰水,以梔子染色,浸泡米禾后將米蒸熟,捶打,搓揉,制成長橢圓狀保存。吃時可切片或切塊進(jìn)行蒸、煮、炒、煎,口感爽滑,消食健脾。
4、紅菌豆腐
在梅州市平遠(yuǎn)縣的仁居鎮(zhèn),有一種當(dāng)?shù)厮赜械膫鹘y(tǒng)民眾食品“紅菌豆腐”。這種紅菌豆腐是用制作豆腐以后的豆腐渣作原料,將豆腐渣攤在竹箕上,放在陰涼處,數(shù)天后豆腐渣上就長出一層曙紅色的菌。用這種紅菌豆腐配上豬肝、瘦肉煮湯,非常鮮美可口,是當(dāng)?shù)厝罕姽?jié)日喜慶、款待親朋不可缺少的佳肴。據(jù)說,只有仁居這一方的水土、空氣,才能培育出這種紅菌豆腐來。
5、釀豆腐
客家釀豆腐久負(fù)盛名,是客家三大名菜之一。把豆腐斜切成約一寸見方的三角塊,投入油鍋中炸一會,再橫切開,在里面塞入豬肉、糯米、大蒜、五香、辣椒粉等拌成的半熟佐料,吃時再撒上些胡椒面、蔥花,其味鮮美無比。正月期間有客來訪,這個菜被作為整個酒席的頭道送酒菜,獻(xiàn)給親友。釀豆腐鮮嫩滑香、營養(yǎng)豐富,是客家人過年的保留菜式。
6、大埔憶子粄
大埔憶子粄是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的特產(chǎn)。憶子粄為大埔風(fēng)味小吃之一,已有300多年的歷史。明末以后,大埔制作的憶子粄已馳譽埔境。產(chǎn)地逐漸向全縣擴展。名點憶子粄都必被端給賓客品嘗,深得海內(nèi)外華僑的贊譽。
7、大埔老鼠粄
老鼠粄,源于大埔一帶,相傳在客家地區(qū)已有數(shù)百年的歷史,因為兩端尖,形似老鼠,客家人又慣稱“粉”為“粄”,因此稱之為老鼠粄。
8、客家娘酒雞
客家娘酒雞是一道廣東省的特色傳統(tǒng)名菜,屬于粵菜系。娘酒雞因具有暖身,驅(qū)寒,補血之功效,所以客家人對娘酒雞頗為鐘愛。
9. 廣東梅州有什么美食特產(chǎn)
第一名:釀苦瓜
釀苦瓜是一道傳統(tǒng)名肴,屬于客家菜。做法是將豬肉剁茸,加入雞蛋、鹽、料酒、生姜(切末)調(diào)勻,成豬肉餡,苦瓜洗凈,去籽,切成段,將調(diào)好的肉餡塞入苦瓜中,放進(jìn)鍋里蒸熟。清蒸而出的釀苦瓜咸鮮脆嫩,清淡爽口,苦瓜香氣誘人,微苦鮮香。
第二名:釀豆腐
釀豆腐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菜肴之一,常見于廣東、廣西、福建、江西等客家地區(qū)。制作材料需要豆腐、大蔥、豬肉等,口味清淡,湯汁醇厚,鮮嫩滑潤,口味鮮美,廣受歡迎。
第三名:豬肚煲雞
豬肚包雞,是一道廣東省傳統(tǒng)的地方名菜,屬于客家菜系,又名豬肚煲雞、鳳凰投胎,流行于廣東的深圳、惠州、河源、梅州等粵東一帶,是廣東客家地區(qū)酒席必備的餐前用湯,湯里濃中帶清,有濃郁的藥材味和胡椒香氣。
第四名:梅菜扣肉
梅菜扣肉,漢族傳統(tǒng)名菜,屬客家菜。制作材料有五花肉、梅菜、蔥白、姜片等。通常是將五花肉上湯鍋煮透,加老抽,油炸上色,再切成肉片。
之后加蔥、姜等調(diào)料炒片刻,再下湯用小火燜爛,五花肉盛入碗里,上鋪梅菜段,倒入原湯蒸透。
走菜時,把肉反扣在盤中。成菜后,肉爛味香,吃起來咸中略帶甜味,肥而不膩。
第五名:鹽焗雞
鹽焗雞是一道特色傳統(tǒng)客家菜,也是廣東本地客家招牌菜式之一,流行于廣東梅州、深圳、惠州、河源等地,現(xiàn)已成為享譽國內(nèi)外的經(jīng)典菜式,原材料是雞、鹽和鹽焗粉等,口味咸。
第六名:開鍋肉丸
開鍋肉丸是梅州地區(qū)的傳統(tǒng)特色小吃,是一種地道的客家菜。把五花肉、干魷魚、香菇、蝦米等剁碎,加木薯粉混和,再分成一個個大小適中的圓肉丸再把肉丸放到鍋里蒸12-15分鐘。
出鍋之前可以在上面撒一些胡椒粉、蔥花或香菜,香氣撲鼻,味道鮮美。
第七名:紅燜豬肉
紅燜豬肉是地地道道的客家風(fēng)味菜,也是客家人擺辦酒席招待親朋好友不可缺少的一道地方菜。
常見做法是將五花肉切成3×2公分的小塊;用水放入冰糖開鑊,加入豉油煮成糖膠,放入切好脯肉、酒、鹽拌勻,慢火燜熟;將燜熟的脯肉,整齊擺放在扣碗內(nèi),然后扣在碟上便成。
色澤金黃、爽口軟滑、肥而不膩。
第八名:酸菜炒豬腸
酸菜炒豬腸是一道客家菜,選用豬大腸、酸菜,佐以食鹽、辣椒、胡椒粉等調(diào)味料一起翻炒??诟兴?,滋味醇厚,食而不膩。
第九名:苦筍煲
苦筍煲,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(tǒng)名菜,是客家飲食文化的體現(xiàn)??喙S斜切,五花肉切片,淡菜用先用溫水浸泡半個小時。
將五花肉用中火翻炒成金黃色后,加入淡菜、酸菜一起翻炒兩遍。
再加入切好的苦筍,慢火翻炒兩分鐘。將所有材料盛入沙鍋內(nèi),加適量清水,小火慢煲半個小時。
第十名:姜酒雞
姜酒雞又叫炒雞酒,是廣東省常見的地方名菜,屬于客家菜。是產(chǎn)婦月內(nèi)必食的營養(yǎng)補品,產(chǎn)婦從分娩后的第一餐開始,至滿月的三十天內(nèi),必須以姜酒雞作為主食。
10. 廣州梅州美食
1、寬婉醫(yī)院旁的“德記”魚湯類(魚泡、面、粉等)
2、西橋頭晚上才有的豬粉腸煮腰花(不過現(xiàn)在好象差了很多)
3、中山街侯記炒粉
4、文保路尚記旁邊側(cè)巷內(nèi)吳記湯丸
5、更樓下的牛腩和老電影院下崗邊的牛腩面
6、元城路阿張的餃淹面
7、老城吳屋巷和輔庭路的魚丸
8、燕龍和漢興的燉品
9、海石花的炒田螺和炒粉
10、老縣府和“啃的雞”之間有個比較清凈的西餐館
11、魚燜飯在梅城我知道的有三家,都算不錯
12、在長樂和生輝可以吃五華魚生
13、梅龍路的餃子館有幾樣比較好吃,比如麻辣豆腐和土豆燉牛肉,烤羊肉串
14、西橋市場和程江橋之間有個海鮮夜排擋,便宜到我不敢相信
15、文化路上蘭州拉面,面不怎么樣,湯倒上真好喝
16、火車站旁邊的湖南餐館,招牌菜是血鴨,真是好吃
17、玉英醫(yī)院往上的腸粉,可能是正宗的客家腸粉,皮比較厚但是很有嚼勁,梅州僅此一家,別的地方做不出來,(那些皮薄放青菜的都是屬于潮州或者廣州腸粉),醬非常香,很稠。店門是深蘭色的,很好認(rèn)。
18、勤力苑市場里面的燒賣。旅游團都帶到那里去吃,梅州最出名的燒賣,我曾經(jīng)見過一大群外國人去吃,皮比較干,筍很香。
19、金利來大街的燒賣(油羅街直下,幸運兒對面),原先是開在三角塘市場里的,后來擴業(yè)了就搬到金利來,跟勤力苑的燒賣一樣也是做了幾十年,燒賣特點是皮比較薄,肉比較嫩,但沒那么香,味道較甜;
20、凌風(fēng)西路末段的魚頭煮粉,幾十年的品質(zhì)保證;
21、五洲城晚上9點多才有的粉腸煮豬腰湯,粉腸正,超大個超脆;
22、西橋圓盤蘋果家私門口晚上10點才出攤的牛腩煮粉,(要老張推出來的那家),蘿卜超入味,不過貴了點
23、梅江橋底下的“老火湯”淹面以及燉品,淹面放豬油和魚味,比旁邊那家要香,燉品2元到8元不等,一般胡椒豬肚豬心之類的才4元,價格適中而且味道好
24、馬石下中國銀行附近的炒面,就窩在一個小巷里面,鍋子擺在巷口,桌子擺在更樓下。侯記炒粉換了老板以后已經(jīng)炒的不好吃了,油多而且面太軟,可能客人多的關(guān)系,有時候真的覺得很難吃,但是這個很不起眼的炒面店炒的面很香,而且面比較大條,也是開了許久,老梅城就懂得找去吃。
25、仲元路郵局旁邊的“鳳記”褒仔飯。梅城開了最久的褒仔飯,那里再往下有好幾家賣褒仔飯的(這家原先也開在這一排,但后來因擴店裝修等原因搬下來)。
26、梅江三路司法局門口晚上9點半才有的的淹面,淹粉加三及第湯,很好吃。在往上(新中派出所附近)有一家狗肉店,坤記狗肉店,衛(wèi)生還可以,那里五塊錢一大碗狗肉煮粉,很好吃。